魏小佑和两个弟弟最开心的就是每年收棒子(鲁西南一带方言 玉米 的叫法)的时候。
这个时候,娘总是能从棒子地里找到那些很甜很甜像甘蔗一样的棒子秸,用镰刀削成一段一段的,拿回来分给魏小佑兄弟仨人。兄弟仨啃着棒子秸,\"吃哈、吃哈\"的咀嚼着,像是吃上了这世界上最甜、最甜的甘蔗一样。
娘会让大弟弟看着小弟弟在家里守着,带着魏小佑,娘俩拉着地排车,一趟,又一趟的从地里将掰下来的棒子拉回家来,倒在院子里。
好几十亩地的棒子,堆在院子里,像小山一样。
快到黑天的时候,就让魏小佑带着两个弟弟在家烧汤(鲁西南一带方言 做晚饭的叫法),说是烧汤,无非就是等大锅里的烧水烧开了,魏小佑就用瓢挖上些面,倒上点水,搅拌成疙瘩,再倒进大锅里烧开了。
然后再在锅里放上篦子,馏上馒头和娘早就炒好了的腊菜(鲁西南一带方言对 雪里红菜 的叫法),等娘回来喝汤(鲁西南一带方言 吃晚饭 的意思)。
魏小佑的老家鲁西南一带的农村,厨房里的锅灶是拉风箱(鲁西南一带的风箱是两头都有进气口且双杆,中间立着的内板是周圈都扎紧鸡毛或者鸭鹅绒毛的那种,拉起来时,风量大且需用力。并有一个特别有名的谚语:风箱里的老鼠——两头都受气。),每次烧汤(鲁西南一带方言对做饭的叫法)的时候,都要先用容易点着火的麦秸秆将炉灶点火,然后再向炉灶里填棉花杆,棒子秸等其他柴火,这个时候就要\"咣当咣当的\"拉风箱。
有的时候,烧的汤(鲁西南一带方言对做饭的叫法)魏小佑要按照娘说的,在锅里贴锅饼。
贴锅饼的时候,因为魏小佑从小就个头矮,每次都要半跪在锅台上,身子前倾着将棒子(即玉米面)面和成的锅饼使劲贴在锅沿上。
这个时候烧锅灶的是两个弟弟,大弟弟两只手抓住风箱把弓着身子来回\"咣当咣当\"的拉,小弟弟从身后的柴火堆上抱柴火向锅灶底下填,兄弟俩配合着把锅灶烧的红红火火的,魏小佑就在上面贴着锅饼。一顿饭下来兄弟仨个个都弄的脸上花里胡哨的的……
今年的棒子(鲁西南一带方言对玉米的叫法)长势特别的好,可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