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奶奶生了这五个儿子,且随着五个儿子渐渐长大,个个都长的虎背熊腰的,二奶奶也越来越不怕二爷爷,直到后来是二奶奶常常把二爷爷骂的唾沫星子沾满脸,一声也不吭,要不就是在二奶奶张口开骂之前就背上筐篮下地躲出去。
如果日子就是这样,也算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状态,没什么可书可写的。
但二奶奶最不该的就是仗着自己的五个儿子给撑腰,对自家婆婆,也就是二爷爷的娘,不是打就是骂,这让二爷爷是无法忍受的。
二爷爷的爹是得了农村人常说的肺痨死的,在二爷爷的爹去世不久,二爷爷的哥哥也病死了,二爷爷的娘那时候还很年轻,但没有改嫁,而是带着二爷爷一直守着自己的公婆过日子,任谁劝也不再改嫁,说:
\"俺要是改嫁了,乾娃儿就成了没爹也没娘的孩了,再说了,俺要是改嫁了,乾娃儿的爷爷奶奶都那么大年纪了,根本干不了农活了,谁来给他们二老养老送终?即便是俺没有大能耐,至少可以给二老端个茶,倒个水,乾娃儿也算有个家呀!那戏文里不也是唱过,泰山奶奶还给公公暖过被窝的嘛,俺可以让乾娃儿给他爷爷暖脚,俺给婆婆暖被窝。\"
二爷爷的娘说到做到,不但将二爷爷的爷爷奶奶照顾的很好,两个老人都是寿终正寝,最后披麻戴孝的送殡入土,还将二爷爷抚养成人,并且在村里还乐善好施,无论任何人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会主动伸手帮忙或者予以支持,几十年来,村里所有人家几乎没有不得到二爷爷娘的施援的。由此,二爷爷的娘在村里得了个\"孝贤妇\"(鲁西南一带民间对孝顺贤德的寡妇的一种赞美和褒奖,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本村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辈出面宣告。)的美名。
二爷爷长大成人后娶了魏王庄村西北六里外的李家集的现在的二奶奶魏李氏。
这时候,大伙都在想,二爷爷娶了媳妇,二爷爷的娘该享享清福啦!
然而让大家伙想不到的是,自从二奶奶进门,就没有给过二爷爷娘一天好脸色,横挑鼻子竖挑眼,还霸占了最好的三间堂屋,将二爷爷娘给赶到院里背阴的喂养牲灵的草棚里,即便是吃饭也是二爷爷一家人吃剩的。
开始的时候,大伙猜想可能是二爷爷娘好不容易熬成婆婆,是有意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