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支出,小的几分钱,大到几十元,把爷爷曾经教他学习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运用到极致。
但是,让同系、同班、同宿舍的同学不得不服气的是,即便是魏小佑如此“忙碌自己的生意”,学习成绩却一点也没有落下;让导师和学生会以及魏小佑参加的各个社团与以及组织的“季风文学社”的伙伴们佩服的是,安排的学习、作业、活动和文学社的一切事务,魏小佑从未翘课、从未不交、从未爽约,偶尔还有诗篇和文章在校刊或者各种杂志等“闪亮现世”、“文坛冒泡”。
魏小佑,把自己的大学,活成了一种另类和异类。
大一初期,魏小佑一般都是一个月从学校坐火车回家一趟,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而节省下来的钱,不是买书和学习用品以及极简的生活用品,就是作为“做生意的本金”积攒起来。
直到,大一放寒假的前一个月,魏小佑因为一点小事,周五放学后,匆忙买票坐上了回淄博家的火车。
上了火车后,魏小佑找到自己的车厢和座位刚刚坐好,发现对面也坐着一个编着长长麻花辫,大眼睛,年龄相仿的女孩,正在安静的看书,魏小佑稍稍刻意看了一眼女孩手中的书,是一本现代诗集,而女孩正在看的是舒婷的《致橡树》。
女孩似乎也感受到了魏小佑的目光,抬起头来,四目相对。
魏小佑觉得有些尴尬,连忙移开视线。
这时,女孩主动开口问道:
“你也是回淄博的吗?”
魏小佑点点头,两人开始闲聊起来。
聊天中,魏小佑得知女孩名叫林海英,是山经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学的是财会专业。
随着话题的深入,他们发现彼此竟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谈甚欢。
魏小佑还就她正看的诗集,轻声背诵出舒婷的《致橡树》全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