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集战役和郓城战役,爷爷都参加过,并得到了部队的表彰,就连奶奶也因为带领全村妇孺为队伍做军服、被褥、鞋帽、伤员用的绷带,受到了部队的嘉奖。包括奶奶的名字王金标,都是驻在魏王庄村的部队领导的文书(爷爷说是一个参谋,奶奶听别人都叫他文书)给起的呢。
要知道,魏小佑的老家魏王庄村距离前线战场中心点沙土集不足5公里,妥妥的前线前沿,奶奶说爷爷带领的支前队,就两个任务,一是任务负责给前线送弹药补给,二是把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受伤的伤员从前线拉回来,安置在设在村里的后方战地医院,而医院的手术台就在魏小佑老家的祖屋祠堂的香案上,本来香案很高,被爷爷按照医院领导的要求,把香案的四条腿给锯短了。
每每讲起那个时候的场景,奶奶都会双手合十向上拜拜,说是保佑那些没有救过来的八路军的小战士能投胎个好人家。
奶奶说,那些被爷爷的支前队给拉回来的受伤的八路军战士,真是惨不忍睹的,断胳膊、断腿的,缺了胳膊、缺了腿的,一只眼睛或者两只眼睛炸瞎了的……那些战士疼痛的喊叫或者呻吟让人揪心,村里在现场帮忙的人,没有一个不心疼的跟着哭的。而那些牺牲了的小战士,更是让人终生难忘,有的还全活点,有的给炮弹炸的仅剩半拉身子,半拉脑袋,更有的仅仅只剩下了一只手或者胳膊或者腿,整个就像从锅底下的炭火里扒出来的一样,黢黑黢黑的,那些可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即便是年龄大一点的也就二十几岁。
奶奶说,村西原来的土地庙后面,埋的都是那些牺牲了的战士,每每逢年过节,村里的老人都会自觉的去那儿烧点纸钱和香火,并说不能让这些为咱们庄稼人牺牲的战士,在阴间吃不上穿不上的,更不能忘了这些好人。再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政策的变化,那些坟地里埋的牺牲了的战士,都给迁到郓城县烈士陵园里去了。
随着奶奶的决定,爷爷便从县医院办理了出院,回到了魏王庄村的家里养着,说白了就是等着咽气。
也可能是回光返照,也可能是因为回到家里的原因,本来气若游丝,奄奄一息的爷爷在回到家的两天后,有了明显的好转,知道要吃的,也和守着他的家人清醒的唠点家常。但魏小佑的大爷、二大爷、四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