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区联盟”的稳步运行,林宇和夏晓开始着眼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计划将共享互助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民生领域。
他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林宇联系上了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市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周教授。在一间布置简洁的会议室里,四周墙壁上挂满了教育理念的标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会议桌上。林宇坐姿端正,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诚恳地向周教授阐述想法:“周教授,如今不同社区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像一些老旧社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也相对落后,而新建社区则相对较好。我们希望借助社区联盟的力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共享,让更多孩子受益。”周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身子微微前倾,眼中满是赞许:“这是个很有前瞻性的想法,对促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线上课程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最优质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录制线上课程,涵盖各个学科和年龄段,供不同社区的孩子们自主学习。而且,在录制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林宇不住点头,两人又就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师的选拔标准等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
线上课程方面,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程,设计了“趣味识字大冒险”主题。课程中,老师会将汉字变成有趣的动画形象,比如“日”字就设计成一个红彤彤的太阳,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故事,还会穿插互动小游戏,像让孩子们通过屏幕点击找出正确的汉字搭配。选拔教师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首先,教龄需在5年以上,确保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其次,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亲和力,通过试讲环节,由教育专家、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打分,筛选出能够生动有趣讲解知识的老师;最后,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运用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经过专门的技术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老师才有资格参与录制。
在周教授的帮助下,林宇和夏晓联合各社区学校,迅速组建了一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录制团队。在录制现场,摄像机、灯光设备一应俱全,经验丰富的王老师正对着镜头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