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李奶奶是培训中的积极分子,她一直渴望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和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视频通话。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李奶奶逐渐掌握了微信视频通话的操作方法。当她第一次通过视频看到儿子熟悉的面容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太好了,以后我就能经常看到我儿子了!谢谢你们,这些孩子们真有耐心!”
看到老人们在健康讲座和智能设备使用培训中收获满满,林宇和夏晓备受鼓舞。然而,他们也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亲自到现场参加讲座和培训,还有一些居民希望能够有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针对这些问题,林宇和夏晓再次召集志愿者们开会讨论。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决定推出上门健康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志愿者们分成若干小组,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基本指标,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和护理指导。同时,对于有需求的居民,由专业医生根据他们的体检报告、生活习惯和病史,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涵盖饮食、运动、作息等各个方面,并定期进行跟踪和调整。
在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中,刘阿姨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刘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虽然一直在服药治疗,但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医生为刘阿姨制定了详细的饮食计划,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同时建议她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志愿者们定期上门回访,监督刘阿姨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她的反馈及时调整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阿姨的血糖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身体状况也明显改善。
“以前我对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注意事项一知半解,全凭自己瞎琢磨。现在有了专业的指导和志愿者们的关心,我的血糖控制得好多了,生活也更有信心了。”刘阿姨感激地说道。
除了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林宇和夏晓也没有忽视社区里的其他群体。随着社区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问题成为了家长们的一大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林宇和夏晓决定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的场地,开设课后托管班。
他们招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