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春天的一个早上,他被大太监刘瑾叫起来,去上早朝。”
“正迷糊糊地走着,朱厚照看到两个小太监掏到了一个鸟窝,里面有五只小鸟,小鸟张着嫩黄的嘴巴,叫个不停,朱厚照立刻来了精神,欣喜地拿起一只藏在袖袋里。让小太监将另外几只拿回寝宫好好养着。”
“到了金銮殿上,大臣们纷纷递上奏折,朱厚照一看,奏折多是关于淮河筑堤的事,于是问道: 众位爱卿,淮河筑堤,你们看谁去最合适?”
“大臣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刘瑾悄声说: 工部侍郎石丰。”
“朱厚照大声说道: 宣 石丰!”
“很快,石丰上殿,朱厚照把他叫到跟前,小声问: 你养过鸟儿吗?”
“石丰先是一惊,接着摇了摇头,结结巴巴地说: 没 没养过。”
“朱厚照从袖袋里掏出那只小鸟,递给石丰说: 我在宫里养着,你在家里养着,看谁养的好!”
“石丰小心翼翼地接过小鸟跪倒谢恩。”
“朱厚照转身就走,他心里还惦记着那几只小鸟呢。”
“刘瑾快步跟上来,小声问道: 皇上,您怎么没有说淮河筑堤的事?”
“朱厚照恍然惊醒: 呀,忘了说,光想养鸟的事儿了,下回再说吧。”
“刘瑾也不去多说了。”
“当晚,石丰来拜访刘瑾。他是刘瑾的人,俩人都想趁着筑堤的机会发笔横财,不料皇上没提这茬,反倒给了石丰一只小鸟。”
“这是啥意思啊?刘瑾笑着说道 : 黄上就是个爱玩的孩子,玩兴上来了,才会有这荒唐的想法。不会有什么更深的意思,你把鸟养好了,咱再找机会说筑堤的事儿。”
“石丰松了口气,说他已经雇专人来养那只鸟,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刘瑾这才放下心来。”
“两三个月后,小鸟长大了,朱厚照打开笼子门,放出小鸟。那几只小鸟跑到殿外,展翅而飞,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一晃又过去两个多月。这天上朝时,朱厚照忽然说道: 宣石丰上殿,让他把小鸟带来。”
“很快,石丰捧着鸟笼子来了。”
“朱厚照看了看,然后打开了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