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6月,《新华字典(第1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转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该字典一直由商务印书馆负责出版,并不断修订。
李平安买了一本字典,又买了四本《毛选》,也就是四卷,第五卷发行时间还长,现在不能不看,不能不知道。
在下一家商铺,李平安买了几幅画,都是几十年后很有名的人,他们现在的作品真的非常便宜。
从两块钱到五块钱不等,几十年后,都是上千万的价格,升值百万倍。
在"荣宝斋",李平安欣赏了一圈,不懂,纯属于装文化人,但是"荣宝斋"在这时就初露锋芒。
在"荣宝斋"李平安又买了29幅画,齐老,李可染大师,徐悲鸿大师,范曾等人的画作都有。
别人的画作也有不少,只是普通、正常尺寸,李平安没有多买,挑人,挑画作尺寸,挑自己认为好看的。
装在大旅行袋里,付钱,拿上走人,不需要他们派人送到家中。
29幅画,一共用了142块钱,平均一幅画不到五块钱,重生还是好,捡漏也有目标。
在琉璃厂前后买了37张画,不少了,在转下去没意思,李平安又不想一次买太多,出去往家转。
在无人处,把买到的画,收入系统空间,李平安赤手空拳的继续转老四九城。
这是谁的汽车,谁家来了客人,排场不小吗?这是"伏尔加"小汽车,这个时期国内最好的汽车。
在我国一度成为衡量汽车性能的标杆,包括"红旗"车的好坏都是和"伏尔加"汽车相比较。
又是一个"几柱"的问题,这名客人来头不小啊。李平安看了几眼,走进大院。
\"平安回来了,出去转了一圈,听说没,易中海的右胳膊这回废了,当不了八级钳工。\"
李平安一进四合院,老王几个人就在一起吹着牛。
\"王哥,听谁说的?”
\"我大师兄,他是易中海在厂里的大弟子,没学完技术,调到我们车间,又拜我师父为师,成了我师父的大弟子,也是我师兄。
就是鲁大个,昨天中午去医院看望易中海,医院医生说的,碎骨太多了,不接好,取出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