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也是卖的?”
“对,去年收的晚稻,拿些出来换钱。”
对方伸手在袋里来回掏了掏,见底下翻出来的谷子都差不多,里面没掺石头沙子和空壳,“这里多少斤?什么价格?”
“五十斤,六块五,不要粮票。”
原主对粮食价格有了解,去年粮食收成一般,粮价有上涨,粮站稻谷是118一百市斤,还得要粮票,城镇户口得拿粮本提前半个月去定粮,老人孩子多的家庭粮食也很紧缺。
她没有喊高价,对方对这价格倒满意,“你这足称吧,刚好五十斤吗?”
“五十斤整。”
林君雅在家里称好来的,指着斜对面店门口的公称,“叔叔,你可以搬过去称,也可以倒出来检查,掺假缺斤少量,你都可以砸我摊子。”
“你个小姑娘倒是会做生意,我要为了这点事砸你摊子,我就不用在厂里混了。”
对方信了她,没有去公称称重,也没跟她还价,爽快买下了这一袋稻谷和蔬菜,等她结实捆好就扛着走了。
等他走了后,雷晓燕低声跟她说:“其实这一袋稻谷,你再加个五毛八毛的,也会有很多人抢着要的。”
“我晚点还有别的事,带来的货早卖完早收摊,便宜点卖算了。”林君雅搬一袋稻谷来卖,也是想试试,之前并不确定能卖出去。
雷晓燕“哦”了一声,见她面前摆的蔬菜都很好,问她:“林君雅,这些粮食蔬菜都是你自家种的吗?”
“对啊,怎么了?”
“你家里还有没有货?”雷晓燕眼睛不大,但透着一股机灵劲。
林君雅正想要找倒货的人合作,面带笑意问她:“我手里还有不少货,你想要?”
雷晓燕略显尴尬的笑了笑,跟她说实话:“我家里人多,我爸工伤在家休养,我妈是家庭主妇没工作,还有两个弟妹在读书,我和哥哥没有工作,只能搞点小生意赚钱。我们平时是去农村收货,再拿到城里来倒货,中间赚点差价。”
林君雅也见过倒货赚差价的人,在前几年这类人被称为投机倒把分子,被抓到要枪毙或判刑,这两年经济政策放开了,很多没有正经工作的都出来摆摊做小生意了。
她觉得做小生意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