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山对李怀寿这个人说不上什么感觉,因为此人颇为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这也跟他背后的安西侯李长茂有关。
这安西侯李长茂也是颇为低调之人,在朝中御史台这种清贵衙门出任五品侍御史一职,虽说官位不显,但是其人的背景可是大的很。
当年太祖高皇帝曾在民间收留一义子,赐姓李,取名足,表字满平,待此子成年后便赐予安西候爵位,且与国同休。
也就是说这李足乃至他的千秋万代,只要大虞不亡,他家就永远能坐享这安西侯的爵位和食邑。
这样的恩宠可以说是冠绝天下,就是太祖高皇帝膝下子女也没有这个待遇,因此就有传言传出,说这李足本就是太祖之子,而且是当年太祖苟合前朝大寿皇太后李氏所生。
因为这层关系而不能公之于众,所以以义子的名义收入宫中交由定、襄二妃抚养,而这定、襄二妃又恰好是前朝公主,尤其襄妃还是前朝李太后的亲生女儿,若是传言为真,那这安西侯李足可是襄妃的同母异父的弟弟。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李太后乃是当时天下八大世家之一的安西李氏的嫡女,而安西李氏因为前朝皇家内讧,被当时以藩王之姿逆取半壁江山的大寿肃王高棣,杀得几乎灭族。
而剩余的族人虽说因为追随当时的正统——寿末帝(后来禅让天下给虞太祖徐承后被封为濮留郡公)南下过江而得以保全,但在后来的权斗中,也被当时尚是大寿虞国公的徐承直接灭族,至此,安西李氏这一个庞然大物彻底消失在天下长河之中。
若是李足当真是李太后和虞太祖徐承苟且所生,那一切都能说得通了,只不过这也是坊间传言,是真是假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所以,这样一号人物在大虞的存在其实很尴尬,大家都不愿得罪他,且又都避着他。
也使得李足乃至他的儿子李安、孙子李不疑,甚至曾孙也就是如今的李长茂都分外的低调和谦逊,而他们李家能加入珠崖海运分上一杯羹怕是也是当年太祖有意推动的结果。
最重要的这安西商号的掌柜李怀寿说起来身份也不差,他可是李足的孙子,只不过他的父亲李济乃是婢女所生,所以在李足为数不多的儿子当中不受重视,最后沦落到无缘仕途,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