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好像也没有给过老五那小子什么东西。
但是转念一想,“这小子是咱的儿子,给咱分忧是应该的!还要啥褒奖?”
于是老朱心安理得地放弃给朱橚褒奖的念头,又继续在宫里闲逛了起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午门内。
午门内是紫禁城内外臣最多的地方,太医院在这儿,六部办公的地方也在这儿,就连武将卸甲也是在午门内。
朱元璋思忖了一番,都走到这儿了,那便顺道去六部看一下吧,于是大步朝着六部走去。
说是六部,其实就是一处宫殿内的六个偏殿罢了,六部各占一处偏殿,其中最大的偏殿便是吏部的。
毕竟吏部有四品以下官员任免之权,职能凌驾于其他五部之上,占据最大的偏殿无可厚非。
不过朱元璋行事霸道,要求吏部每任免一名官员,必须将其生平履历以及任免缘由写成奏章呈递上来,经他批阅后才能正式生效。
饶是如此,吏部的权力也比其他五部大得多,毕竟其他五部连上奏任免官员的权力都没有,更何况老朱也不可能每个官员都了解那么清楚,每次任免奏章到他手里,都是看一眼觉得没啥问题就批复了。
之所以要让吏部上奏之后才能生效,也是怕吏部权力过大,出现卖官鬻爵的情况,因此吏部在六部之中还是处于老大的地位。
老朱刚走进六部殿中,六部各官员便跪下齐声高呼万岁,没多久,听到声响的六部尚书就都屁颠屁颠跑了出来给老朱行礼。
老朱扫视一周,发现六部尚书全都在,笑呵呵道:“咱今日无事,逛到这里,便进来看看,没耽误众卿吧?”
众人自然不敢说被耽误,齐声说不耽误,老朱满意地点点头:“六部尚书留下,其他人各自忙去吧!”
众人齐声称是,老朱这才迈步走进正殿,六部尚书紧随其后。
正殿内,老朱端坐在上首位置,毛骧站在老朱身后,六部尚书肃立在老朱面前,老朱轻笑一声,摆了摆手道:“都找个位置坐下,别像块木头一样杵在咱面前!”
六人连忙谢礼坐下,众人坐定后,吏部尚书滕毅才小心翼翼开口道:“陛下专程过来,可是有何要事吩咐?”
“无甚大事,顺路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