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 第204章 朱元璋没死?这事闹的(3/3)
和看来对于这位王景弘颇为推崇。

    事实上历史中王景弘就是接的郑和的班,并且郑和在印度病故后,就是由王景弘带回来的。

    王景弘,福建漳平人。

    明洪武二十八年入宫做了宦官。

    后来“有拥立皇储功”,与郑和同授正使宦官,深得明成祖朱棣器重。

    永乐三年,同郑和等人首下西洋。

    永乐五年,二下西洋。

    宣德五年与郑和同为正使,人称王三保。

    王景弘一看就是非常机灵的样子,朱允熥对他也非常满意。

    “看来你给自己找好副手了,不过三宝你正值壮年,可不能偷懒全都推给王景弘!”

    朱允熥笑着对郑和打趣起来。

    知道自家主子爷的脾气秉性,郑和也玩笑说道:“岂敢,窃以为让王景弘接替我的位置,我也好早点和师兄去下西洋。”

    郑和所说的师兄就是亦失哈了。

    朱允熥这时看向最后一人。

    站在一旁的郑和心领神会,介绍道:“陈冾,陈叔远,谢应芳的弟子。”

    此人在历史上也是颇为的传奇,洪武年间,陈洽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

    他曾奉命阅军,因为天生有着过目不望的本事,什么乱七八糟的文书,只要从他眼前一过,他便能记下来。

    有的人再来一次,总是被他斥退。

    朱元璋嘉奖他有才能,大手一挥,极为豪爽的赐给他一件金织衣。

    历史上的神童解缙评价他疏通警敏,亦不失正。

    当然了,陈冾最为出名的除了他的过目不忘的能力还有着编纂《永乐大典》这一成就。

    黄福、王景弘、陈冾可以说是朱允熥笼络到的比较不错的内政大才了。

    黄福治理地方,王景弘治于宫中,陈冾编修政法,正好对于他来说颇为适用。

    “郑和,带他们去各自的位置吧,我希望你们能够和我们一起共同建立起一个新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