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你是『真话者』吗?你会回答是吗?”
“这便是问题6,也是问题5的母问题。”
顾名继续解释道:
“如果问的是『真话者』的话…那么他就会回答『是』。”
“并且,他对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相当于回答了两个问题。”
“问题5:你是『真话者』者吗?”
“他会回答『是』。”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问你,你是『真话者』吗?你会回答『是』吗?”
“他也会回答『是』。”
“所以,这个『是』,便是问题5的答案。”
“也就是说,回答了『是』,代表了我们问的这个人,就是『真话者』!”
“但是,如果问的是『假话者』的话…”
“他的回答就是『否』。”
“同样,『假话者』对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也相当于回答了两个问题。”
“问题5:你是『真话者』吗?”
“由于他只说假话…所以,他会回答『是』。”
“问题6:如果我问你,你是『真话者』吗?你会回答是吗?”
“由于他只说假话…所以,他会回答『否』。”
“”如此一来,就可以用一个问题,让『假话者』说两次谎…而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假话者』说谎两次,告诉我们的依然是正确答案。
“到这一步为止,就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确定『真话者』与『假话者』。”
“对于问题6——回答『是』的就是『真话者』。”
“而回答『否』的,便是『假话者』。”
大家整齐一致的点了点头。
这一次,他们算是彻底的听明白了。
抛去『随机者』不谈的话…顾名用一个问题,就区分出了剩下两个人的身份…
下面,最难的地方要来了。
『随机者』该如何处理?
顾名目光环视了一圈众人,指了指那通红的倒计时。
5:08。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
但这个问题,还是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