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品奸臣 > 第11章 尘埃暂落(1/5)
    正如马岩所说,白锦楼真的很穷。

    纵观白锦楼的一生,那就是莫欺少年穷、莫欺青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各种穷。

    白锦楼的老爹是前朝官员,也是穷了一辈子,不但穷,还倒霉,被牵连到前朝王爷谋反一案中,失了官职成了白身。

    虽说家里穷,但他老爹有不少书,学问也不错,因此白锦楼有读书的条件。

    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十六岁的年纪去京中参加科考。

    别人参加科考,坐马车、做牛车、坐轿子。

    白锦楼不是,进京赶考和荒野求生没区别,差点没死半道上,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赶到了京中,最终会试拔得头筹开启了仕途之路。

    性子刚正,疾恶如仇,白锦楼的仕途并不顺利,可以说是三起三落三落三落再三落。

    残酷的现实干涸了白锦楼的眼眶,却未曾磨平他的棱角。

    也正是因为白锦楼总是遭遇不公正与排挤,反倒是在士林之中享有极大的声名。

    这种日渐响亮且被越来越多读书人熟知的好名声,也令他在双鬓花白之际开始被朝廷重视,朝廷将他视为朝廷的门面之一,短短数年之中从通判升任为了知府,再从知府成为知州,直到现在即将入京成为吏部左侍郎。

    年岁渐大,官位越高,白锦楼的脾气反而愈发暴躁。

    正如现在这般,公堂之中,肃县官吏十余人,几乎被一锅端,一众官吏站在两侧魂不附体瑟瑟发抖。

    白锦楼是真正的“内行”,青年、中年时期满哪得罪人,令他的官职一贬再贬,历史最低点甚至成为了流外官边城杂任,正是因有这份“履历”,县中公文、籍录、账目,一眼便可看出猫腻。

    一边看公文,一边问询肃县官员,三言两语之间就知道整个肃县官场充斥着酒囊饭袋、贪官污吏。

    本来白锦楼不是为了整治当地官场而来的,甚至不是为了考校两位举子而来。

    作为州府知州,白锦楼倒是知晓府城下的各县低阶官员充斥着酒囊饭袋,只是没成想比他预料中的还要严重,县衙之中,竟是一个良善都寻不出。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大庭广众污蔑一个“极有才华”的举子,单单是这一件事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