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休养生息之时,不宜再兴刀兵啊!”
其他文官也纷纷附和。
沈玉书端坐龙椅之上,听着朝臣们的争论,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心里清楚,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武将们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文官们则忧心国计民生,不愿百姓再受战火之苦。
待众人争论稍歇,沈玉书缓缓开口:
“众卿所言,朕都已知晓。此事事关重大,朕需仔细斟酌。”
“明日午时,在御书房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攻打辽金的具体方案。”
说罢,沈玉书起身离开金銮殿,留下众臣面面相觑。
御书房内,沈玉书凝视着墙上巨大的大华地图,眉头紧锁。
地图上,大华、辽金、北蛮、龟兹等国的疆域清晰可见。
他手指轻轻划过辽金的疆域,思绪万千。
攻打辽金,并非易事。
辽金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且兵力雄厚,不容小觑。
更何况,辽金与北蛮、龟兹关系密切,一旦大华攻打辽金。
他们很有可能会再次联手,共同对抗大华。
“该如何破局呢?”沈玉书喃喃自语。
这时,朱颖来到了御书房。
她身着便服,少了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多了几分女儿家的柔情。
“陛下,”朱颖恭敬地行礼。
“伤员安置和阵亡将士抚恤事宜已安排妥当。”
“辛苦你了,朱颖。”
沈玉书点点头,示意她坐下。
“陛下,臣对辽金战局也有一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颖试探性地问道。
“但说无妨。”
沈玉书鼓励道。
朱颖走到地图前,指着几个战略要地,侃侃而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陛下,臣以为,我军应当避开辽金主力,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不备,直捣黄龙。”
朱颖指着地图上的幽州城,坚定的说道:
“幽州是辽金的南大门,一旦攻破幽州,辽金腹地便门户大开,我军可长驱直入,直取辽金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