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对灵力的精妙运用,不仅需要深厚的修为,更需要超乎常人的专注力与意志力。
在他的操控下,数支毛笔在不同的宣纸间穿梭游走,将从《太虚道录》中翻找而出数本道家典籍一一呈现,展示出他对自身灵力那不可思议的掌控能力。
唐瑾右手轻轻握着墨锭,在砚台中缓缓转动。墨锭与砚石相触,发出细微而清脆的摩擦声。
“老师,学生懵懂,气,可是老师口中所说的灵气?”唐瑾指着第一段道经请教道。
莫白酌手中茶盏轻放,解释道:“不太准确,实则,气为促使天地交互、阴阳调和且共同滋养万物之神秘力量。然而,其并非完全等同于我等平素所想象的那种具体而玄幻的灵气概念,反倒更似一种蕴含自然规律与和谐共生理念的抽象能量或法则。”
“此段道经出自《太平经》,待我默写完毕,你自去细细研读,用心领悟其中深意。”莫白酌嘱咐着,又指向了另一段道经,“这段乃是《抱朴子·内篇》中的内容,精妙无比,亦当勤加念诵。”
唐瑾微整衣衫,向莫白酌郑重一礼,“老师如此劳心费力,学生定当潜心研读,不敢有丝毫懈怠。”
莫白酌摆摆手,不甚在意,“阿瑾,你我师徒之间,不必这般多礼。道之一字,讲究的是顺应自然、心无杂念,我一直觉得,你在这方面,比为师更为纯粹。”
“且你天赋异禀,怀赤子之心,也比为师更契合这道家的真意。
“日后若能继续保持这份纯粹,潜心领悟,必能将我道家一脉发扬光大。”莫白酌语重心长地说道,“为师也盼着有一日,你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成为一代宗师!”
“老师……”唐瑾闻言,身躯猛地一震,手中正研磨的墨锭险些滑落。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莫白酌,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眼眶瞬间泛红,犹如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那是惊喜与感动交织的泪光在闪烁。
他嘴唇微微颤抖,似是想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良久,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道:“老师……您……您终于……”话语未尽,却已饱含千言万语。
一直以来,莫白酌对他,虽然也是毫不藏私的悉心指点,可以往与他交流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