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是教会她们宫中的礼节,更要注意她们内心的变化。”年妃微微顿了一下,声音低沉,仿佛带着某种无法言说的威胁,“宫中之事,容不得任何人心浮气躁,若有人试图钻空子,破坏规矩,必然自食其果。”
白芷老嬷嬷默默应下,宫中之事,她自然明了。
年妃这话的背后,隐含的暗示并不简单。
她低垂着头,心中已开始有了判断——这次的任务,定不会如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
教习姑姑们纷纷恭敬地应允,静静等候年妃的下一道命令。她们都知道,年妃的指令一旦下达,必定是严苛而详细,不容有半分马虎。年世兰的话虽轻,却字字如铁,每一个音节都透着权威与压迫感。
良久,年妃终于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位教习姑姑,她的眼神中仿佛藏着万千的思虑与盘算。
她抬眼看了看窗外的阳光,目光落在名册上,轻声道:“教习一事不容怠慢,颂芝,传令下去,让内务府今日便按照分组带着各位教习姑姑去这十二位通过殿选秀女住处传旨吧。”
颂芝领命,随即快步退下,安排内务府去各府、客栈传话。
与此同时,年妃又轻轻挥了挥手,示意白芷她们可以退下。
殿内重归安静,只有风吹动帷幔的声音低回。
她微微眯起眼睛,站起身来,走到殿门口,目光凝视着远处的宫墙,双眸深处闪过一抹隐忧。
她轻声自语:“这些新入宫的秀女,竟然是如此复杂的布置……可惜,她们的心思,岂能逃过皇后和本宫的眼睛。”
尽管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但对于那些秀女的背景与心思,她仍感到不安。
每一个细小的变动,或许都能撬动这座庞大宫殿的根基,而她,也必须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做好保护毓荣茵和自己的准备。
就在年妃的命令下达后不久,内务府的传旨内监已经开始奔波于各府与客栈之间,将一纸旨意送至每一位即将进宫的秀女住所。
内务府的传旨内监来到夏府宣旨,夏威带着全家到正厅接旨,内监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包衣佐领夏威十六岁女夏冬春,着封为六品常在,赐号‘秋’,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