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封匿名举报信静静地躺在纪委书记的办公桌上。信中措辞严厉,直指张诚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操纵旗山村旅游项目招标。信中还“详细”列举了张诚收受孙德胜贿赂的时间、地点和金额,甚至还有所谓的“证人”。
纪委书记眉头紧锁,仔细阅读着举报信的内容。张诚,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年轻有为,是沈青芳的得力助手,在最近一系列事件中表现突出,颇受好评。这封举报信,来得蹊跷,内容也显得有些空洞,但不得不引起重视。
“小王,去把张诚同志请过来。”纪委书记沉声吩咐道。
片刻之后,张诚敲门而入。
“张诚同志,你看看这封举报信。”纪委书记将举报信递了过去,语气严肃。
张诚接过举报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孙德胜……”他心中了然,这封举报信,正是出自孙德胜之手。
“书记,这封举报信纯属诬陷!我从未收受过任何人的贿赂,旗山村旅游项目的招标也完全符合程序,一切都有据可查。”张诚语气坚定,目光毫不躲闪。
“张诚同志,我知道你最近工作很辛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封举报信的内容非常具体,我们必须进行调查,希望你能配合。”纪委书记语气缓和了一些,但态度依旧严肃。
“我理解,也愿意全力配合调查,我相信组织会查清真相。”张诚语气沉稳,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接下来的几天,纪委对张诚展开了调查。他们调取了旗山村旅游项目招标的相关文件,走访了相关人员,核实了举报信中提到的“证据”。
与此同时,孙德胜也没有闲着,他四处活动,散布谣言,试图给张诚施加压力。他甚至找到了几个“证人”,让他们指证张诚收受贿赂。
这些“证人”的证词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但足以在县里掀起一阵波澜。一时间,关于张诚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开始对张诚指指点点。
张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始终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真相终将大白。他积极配合纪委的调查,提供了一切必要的证据,并主动要求与孙德胜当面对质。
在纪委的安排下,张诚和孙德胜终于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