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组织四年级七班去襄城游学。
为确保安全,宋熹也要随行,加上班主任和生活老师,一共三名。
计划在两天后出发,统一乘飞机飞往襄城。
宋熹没有将这个消息,及时告诉给商扶砚。她有自己的小算盘,她要突然降临到他所在的城市,给他一个惊喜。
两天很快过去了,宋熹装好行李,直奔学校。
由于距离并不远,她选择步行。
刚走出公寓小区,便遇到了学校的体育老师薛洋。今年24岁,比宋熹早两年步入社会,为人开朗随和。
薛洋笑着降下车窗,“宋老师,我载你一程。”
“不用了,我走着就行。”
车子已停下,薛洋几步走到宋熹身边,“正好顺路。”
话说着,便拿走了她手里的行李箱,轻松搬起,放进后备箱。
紧接着,他敞开副驾驶车门,做了邀请的手势,“宋老师,请上车。”
“谢谢。”宋熹向他道谢。
薛洋爽朗的笑了声,“大家都是同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车子重新启动。
薛洋转头看向一脸淡妆的宋熹,“真羡慕你们,可以带学生出去游学,都不用掏一分钱。”
宋熹也很纳闷,这种好事怎么会发生在四年级七班。不知道是不是哪位实力不俗的家长在暗中出手,这么想的不在少数。
她回应道:“游学的同时,责任也不小。”
薛洋表示赞成,“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稍微磕了碰了都得心疼,不像我们那时候,青一块,紫一块的都是常态。”
“那你小时候,一定很调皮。”宋熹笑着说。
“嗨!男人嘛!不调皮才是不正常的。”
聊天的功夫,车子已抵达学校。
只见一台直通机场的蓝色大巴车,停在门口右边。
薛洋帮着把行李箱提下车,交到宋熹手里,“宋老师,一路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