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 第365章 国库资金很难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教育改革(2/3)
,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真正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朕也会责令户部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贪污。”

    其实楚凡的这个政策就是一个让这些世家大族的私塾能够转化为公办学堂的契机,毕竟以后魏国的教育真的如楚凡说的那样进行普及了过后,那么这些世家大族的私塾将不再能够垄断教育资源;

    到时候去他们私塾的普通百姓子弟也会逐渐减少,还不如这个时候拿出来转化为公办学堂,既能在政策上获得扶持又能提升家族声望,还能获得陛下的好感,长远来看反而能稳固自己家族在城镇或者县城当中的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当然有些大家族自己家族当中的晚辈就十分的多,而且还有联姻的亲族子弟,他们自家的私塾已经人满为患,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愿意将私塾转为公办学堂的。

    只不过这样的情况楚凡也不会做出强制要求,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权衡,让一些小世家能够将自家的私塾逐渐转型为公办学堂就足够了,而楚凡还有着后备的手段,那就是倭国的银山开采用不了多久第一批银矿便会运抵魏国,届时国库和自己的内库都能够得到极大的补充。

    至于为什么楚凡不将教育普及到乡村,让乡村百姓也能受益,那是因为在古代背景下有着其局限性,魏国或者说圣武大陆上认识字的人都不多,想要找到在城镇进行任职的教师已属不易,更遑论乡村。

    再有一点就是刚才户部官员说的,要实现教育的全面普及,会消耗巨大的财力。但是在农村推行教育普可不是开设学堂就能够解决的,因为在圣武大陆上的普通百姓很多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更别说让自己家的孩子去读书识字了。

    有很多孩子几岁过后就会成为家中的劳动力,帮助家庭维持生计,若强行推行教育,反而可能加重这些家庭负担。楚凡深知此情,便决定先从城镇入手,逐步提升整体文化水平,待时机成熟再考虑乡村。

    毕竟现在城镇当中生活的百姓相对稳定,经济条件较好,他们不会为了生计而让孩子辍学,反而更有条件的家庭都会让孩子接受教育,以后能够考上个功名光耀门楣。

    户部官员听完楚凡的话后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他明白陛下既然实行这样的国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