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钱叶家和主家一人认一半。”
“当然了,这些都全凭大家自愿,绝对不会逼迫谁。”
“要我说呢,去年叶家用生猪做出来的东西想必大家伙都有耳闻,就是镇上、县上都有人专程来买的。今年继续做,定是不会差的。”
“大家伙心里得有成算。”
“该说的我都说完了,后面如果有意向的,可以直接去叶家问。”
话落,马上响起激烈的讨论声。
有人觉得这是赚钱的好机会,又有人担心有风险,不划算。
村长和叶全父女走后,还有很多人在捻稻场谈论。
这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叶苗也不担心没人愿意干,毕竟自家也有地,大不了自家多种些,不够了再找胡青峰买也行。
猪的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街上有得卖,她就不愁买。
主要还是想带动村里一起富。
过了几天,接二连三有村民上门询问,打算签契书。
叶苗对自己的字不太自信,专门去镇上一家名为“墨香书舍”的书肆请先生代笔。
进去说明来意,店小二把叶苗带上二楼,整个二楼都是通的,没有隔间隔开,后面全是书架,前面几张桌椅都坐了人。
小二把叶苗带到一位代笔先生跟前:“曹秀才,这位是来求代笔的。”
叶苗翻了个大白眼,用得着个“求”字吗?
但她知道不是计较的时候。
“秀才公子,我来找代笔先生。”
听见叶苗这话,店小二有点尴尬,告退下去了。
曹墨涵倒觉得这女子有些意思,抿唇憋笑:“姑娘,你把你要写的口述一下,我将你要表达的意思写下来。”
“好,我要写的是契书,麻烦先生注意格式。”
曹墨涵以为自己听错了:“格式?”
“哦,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字或者什么话应该写到哪个位置。”
下面叶苗将自己要做的两个契书跟曹墨涵口述。
说完,叶苗侧头对上曹墨涵的眼睛:“先生可听懂了?”
曹墨涵没说话,叶苗继续:“这样吧,我来说,先生写。”
“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