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回京,朝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党争不断,我在殿下身边,可以为殿下出谋划策。”
“可是这大宁的许多事务……”
朱权迟疑的看了蔡巍一眼,蔡巍朗声道:“请殿下放心,您是去拜见陛下的,这是大事。老朽既然是大宁长史,必然会妥善处置好大宁事务,还请殿下不要担心。”
“嗯,有劳蔡大人了!”
朱权既然打定了主意,就不再迟疑,接下来的几日,他不断地召见大宁各地的官吏,询问各地情况,然后和蔡巍在一同研究,颁布了一些律法。
“咱们还是要逐步取消路引,从前是担心盗贼出没,可如今咱们东北的治安变好了,要让商贾流动起来,和女真部落做生意啊!”
“这样不利于管理!”
“不利于管理,于是就不让百姓四处流动?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还有那些商贾的税,实在是太重了,他们整日四处奔波,一年到头,赚的银子只能勉强果腹,以后谁还愿意经商呢?”
蔡巍劝道:“士农工商,商贾处于最底层,是因为他们都是追名逐利的,低买高卖,如果他们的税赋低了,百姓都去经商了,谁还愿意种地呢?”
“唔……那就给粮食、生铁、布匹这些常见的物资设定价格,不允许商贾故意哄抬物价,或者去兼并百姓的田地……比如说,粟米的价格设为五百钱一担,这个价格可以让百姓和商贾有利可图,又不至于太离谱……”
朱权缓缓说出心中的想法,就像是后世的宏观调控物价,这样能保证百姓的利益。
蔡巍在心中琢磨了起来,他听出了朱权的想法,如果说前十年,朱权把重点放在了大宁的基础建设方面,那么接下来的几年,朱权打算把重点放在商业方面,要把大宁的物资卖到全国各地。
可是商贾……
历来被朝廷视为洪水猛兽,重农抑商,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尤其是朱元璋登基后,他对于精明的商人没有半点好感,甚至还特意下令,凡是经商的人家,不准穿丝绸,也不准坐轿子。
“放开对商贾的管控,但是要限制他们的权力!”
朱权开口说了一句,等蔡巍走后,没过一会儿,辽王朱植前来告别,坐在椅子上,笑呵呵的和朱权说起从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