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谨遵圣谕。然太子之立,关乎国本,按祖制,或当从长计议,详加斟酌……”
话未说完,朱元璋那冰冷的目光射来,陈迪瞬间伏地,不敢言语。
“你意思是说,朱权有资格当太子是吧?”
“臣是这个意思,可是还要从长计议……”
“那朱权当了太子,允炆那孩子又该如何?”朱元璋再度询问。
陈迪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强作镇定,却仍难掩声音中的一丝颤抖道:“皇太孙聪慧贤明,又是马皇后之亲孙,自然也有资格继承大统。”
陈迪抬出马皇后,就是想让朱元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再改立储君。
朱元璋深呼一口气,抬起头看向远方,若是大妹子在此,想必也会支持自己的吧?
自己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啊。
自己的身体,恐怕连一年都撑不住了。
允炆做事勤勉,可是当皇帝,不仅仅需要勤勉啊。
朱元璋现在闭上眼,都能梦到未来的大明局势,朝堂上群臣上下勾结,贪污腐败,地方上百姓民不聊生。
还有藩王与朝廷离心离德,或有战事发生。
允炆太小,把握不住。
让朱权称帝,以藩王之势逼迫朝堂群臣让步,继续让群臣乖乖听话,施行朱权心中的抱负,开疆拓土、改革创新、考察吏治……
东北百姓的富裕生活,朱元璋可是眼馋许久了。
想到此处,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无比坚定,摇头道:“那你明日便上个奏章,好好议一议朱权怎么当太子,咱明日就审批!”
陈迪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朱元璋说的是朱权怎么当太子,而不是朱权能不能当太子。
很显然,皇帝是打定主意,要让他这个礼部尚书冲锋陷阵了,把朱权的所有短板都补齐,比如如何解释生母并非皇后,又不是长子……
非嫡非长如何称帝。
自古以来,聪明的皇帝不会亲自下场和群臣争斗,那样太掉价了。
而是要选一个代言人,让这个代言人去冲锋,皇帝则是当一个裁判的角色,等到什么时候争斗的差不多了,再执行决策。
无论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