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又急!”
朱权哼了一声,感慨道:“你还年轻,若是早早的担任大官,会缺少地方上的历练,这个治政啊,不单单要靠学问,还需要经验,你说对吧?”
解缙点点头。
“你真想治理朝政?”朱权忍不住问道。
解缙迎着朱权的目光,坚定地点点头。
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何尝不是每个儒生的梦想呢?
如果一直待在翰林院,和那些学士探讨学问,实在是太假大空了。
非解缙所愿。
再看看朱权对方孝孺、王艮的安排,一个当了礼部尚书,一个当了户部侍郎。
就连生瓜蛋子杨士奇,竟然也捞了个侍郎之位。
解缙看着朱权的目光中,充满了火热。
自己的才学……在整个翰林院都鼎鼎有名,朱权没有理由不对他委以重任。
朱权皱着眉,仔细的思索着,询问道:“你觉得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百姓?”
“不对,是钱财。”
朱权当即开口,掷地有声道:“国家有了钱财,就不必从百姓身上搜刮税赋;就可以征集军队,击败那些边关的敌人;就可以赡养孩子老人,使民有所养,对吧?”
解缙点点头。
“那你觉得,国家该如何获取钱粮呢?”
朱权眨眨眼,考校起了解缙的治政能力。
朱权的问题很古怪,从钱财能想到钱币改革,又想到商贸发展,甚至还提出要和蛮夷边市。
解缙虽然博览群书,但是他从未在书上见到过,只能边想边说,逐渐跟不上朱权的思路,就连说话也有点磕巴。
朱权确实看明白了,解缙有颗不安分的心。
但是他没有相匹配的能力,就像个百无一用的书生,知道很多知识,可是不能拿来灵活运用。
圣人的书是拿来看的,如果用来办事,恐怕会出大问题的。
怪不得,历史上解缙的结局不好,自作聪明,结果被冻死在雪地里面。
解缙看向朱权的目光,此刻全都变了,他没有想到,朱权竟然有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