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粮价恐慌!
苏州城的空气中弥漫着压抑与不安的气息。
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太上皇朱元璋强势镇压,那几个上蹿下跳的官员,全部被剥皮充草,做成了京观,警告着士绅莫要轻举妄动。
这样的行为,吓的苏州士绅们心惊胆战,孙老太爷更是闭门不出,生怕哪天锦衣卫突然闯进门,将他直接给咔嚓了。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直接消失不见。
有些官员心中虽有怨恨,但是也不敢公然反抗。他们深知朱元璋的手段和威严,这位开国皇帝的雷霆之怒,不是他们这些官员所能承受的。
锦衣卫涌入了苏州,监督着各县的进度,凡是工作不力的官员,皆是撤职查办。方孝孺一口气抄了五个官员的府邸,搜出大量的钱财。
并且公布于众。
是月,方孝孺已经将苏州全部田亩清查完毕,开始推行士绅一体纳粮。
方孝孺如今成了大忙人,他不仅要推行新政,每天下午还要大开经筵,与苏州各地的士子辩论,新政到底是有利于国家,还是有害于国家。
今日辩论的主题便是何为大治之世?
方孝孺认为,大治之世,当是人人平等。无论是士农工商,亦或是娼妓、乞丐、戏子等下九流,皆应该享有同等权力,承担同等义务。
此言一出,当即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有士子朗声道:“人人平等固然美好,但实乃理想之境。”
“古往今来,人人生而不同,天赋各异,自当各司其职。士者,以学识治国理政、教化万民;农者,辛勤耕耘,以足民食;工者,精于技艺,以利民用;商者,互通有无,以通财货。如此,社会方能有序运转,此才是大治之世。”
“既然分工不同,那么享受的权力亦有不同。想我等士子,乃是为了治理国家,崇高而又尊贵,如何能与他人相提并论?”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不少人的喝彩。
另外,还有文士开口道:“现实中若无等级之分,如何能保证社会秩序?士大夫阶层肩负着治理国家、传承文化的重任,自当享有更高的地位和待遇。若人人平等,谁还愿意苦读圣贤书,为国家效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