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这些之后,林枫再次进入爆肝模式。
又在30版本的基础上折中了一下搞了一个vaultguard 20版本。
这两个因为涉及到云服务器部署以及数据存储和数据库方面的一些花费,也是耗费了林枫大概十几万美元的开发费用。
当然这包含一部分预存费用,不然还真花不了这么多。
说起20版本,尽管相对于成熟的30版本是缩水版。
但也是有一定的前沿技术的,林枫在20版本中同样是采用了时下前沿的云服务器部署。
同样采用了零知识加密,因为要体现和10版本的一脉相承,除了零知识加密,还保留了一部分aes-256加密部分。
和30版本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在20版本中林枫没有直接应用最前沿的分布式技术。
不过尽管没有利用分布式技术林枫也实现了跟30相似的功能。
说起来这还多亏了阿尔法·弗兰克的启发。
作为一个不算前沿的技术人员的it从业人员,阿尔法·弗兰克当初给林枫提及“不依赖特定生态的全平台协同能力”的时候估计肯定想的不是分布式方面的技术。
这样一想之后,林枫果然发现了确实不依靠分布式技术也有办法实现相似的功能。
林枫使用了集中式服务器方案,同时结合缓存机制,将用户密码的更新和同步操作压缩到最小时间窗口内。
在某些情况下,他甚至采用了“延迟更新”的策略——当检测到用户的网络不稳定时,系统会暂时缓冲修改记录,待网络恢复后再完成同步。
这种技术虽然不如分布式架构那样高效,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体验几乎无差。
而安全性方面,林枫沿用了零知识加密技术。
他甚至在20版本中尝试加入一项“主密码过期提醒”的功能,基于用户的行为习惯自动生成安全建议。
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让20版本看起来更具实用性,至少林枫感觉比同期的竞争对手软件要贴心。
林枫打算看看市场反馈情况如何,要是市场反馈很给力。
林枫就直接将20版本先推向市场。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