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啊,你又说他在老家订过亲,也就是说,同他订亲的小娘子必然也在他的老家了?”
易女官颔首道:“不错。”
德妃便顺理成章地往下说:“退婚可不是小事,在他老家,能拿这事儿主意的也就是他的爹娘了。承恩公府的女儿在神都勋贵门庭当中虽说不是炙手可热,但匹配他一个新科进士,也是他们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那可是贤妃的妹妹,太后娘娘的侄女!
说着,德妃忍不住直撇嘴:“他们家要退婚,要上赶着去娶承恩公府的女儿,那就麻利地把屁股给擦干净啊,死命砸钱,使劲儿给好处,低三下四地赔不是,这三条要是做到了,女方就是再不满,至少也不会把事情闹得这么大。”
能叫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千里迢迢上京来告状,可见两家在老家已经彻底撕破脸了,要不是实在难以容忍,对方是不会采取这种近乎鱼死网破的手段的。
易女官倒是说:“那小娘子真是勇气可嘉,家中高堂若在,想来也是开明人物。”
“千里迢迢”四个字从嘴里说出来,上嘴唇都不必碰到下嘴唇,但是落到具体的行程上边,却远没有这么轻松。
德妃也认可这一点,只是同时也说了句公道话:“那位刘小娘子,这回也真是无妄之灾了。”
……
那上京来状告未婚夫的小娘子姓吉,名士海。
进京途中她就拟好了状纸,抵达之后寻了间客栈安置下,便往京兆府去投了状纸。
只是状纸投了,却也如同泥牛入海,再没有什么动静。
吉娘子起初还当是状纸中途被遗失了,再去投了一次,就有人往客栈里去找她了。
几个豪门家仆,身形剽悍,威逼胁迫,叫她别再做无用功了,赶紧滚蛋。
吉娘子见状,便知道京兆府这条路走不通了。
她也没有丧气,往书店去翻阅了积存的公务报纸,确定目标之后,带着同行入京的使女和老仆,三人一道往侍御史王元珍府上去。
这位王侍御史是朝天女出身,单名一个莹字,进入宫廷的时候只有六岁,天后很喜欢她,让她随从左右,稍长一点便开始侍奉文书,而后为她赐字元珍。
天后摄政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