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清如读着刚送来的报纸,越看越是欣慰。
“是夏先生的作品!哈,是夏先生的作品,终于发表了。”清如高兴地喊着,跑着去和郭子行等人分享这个消息。
夏先生的作品终于发表了?这个消息简直就像一枚炸弹在人群中爆炸开来。郭子行等人一听也是十分高兴,尤其是桂英几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太好了,夏先生的作品终于发布了,我们的冤屈有地方倾诉了。”桂英哭的眼睛都肿了。
夏先生的《包身工》,让她们看到了希望,更给了她们一种重新找回公道的力量。
\\\"对啊,有更多的人看到他的作品,就不会再有更多的人上当了。\\\"
\\\"是啊,那些还在纱厂的姐妹们也能看见希望了。”几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仿佛立刻就解救了人似的。
这篇文章掀起的风浪比清如想象的还要大,有大帅府在背后撑腰,这篇文章不仅没有被压下去,反而成为了市井间茶余饭后最火热的话题。
一时之间,关于《包身工》、夏先生、《包身工》里面所描述的包括女孩子和工头的故事,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篇文章引来很多读者的注意,尤其是很多爱国文人志士纷纷响应,相应的文章陆续发表,终于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上面派人下来查阅,一查之下惊讶的发现,文章中说比之现实描绘了不到万一,那些同胞女子的血泪字字珠玑,让人潸然泪下,甚至有人说《包身工》中描绘的人就是作者本人!
巡查的人顿时震怒!终于决定要开始整顿这些工厂的“包身”制度了。这篇文章惊醒了社会大众,掀起又一波工人运动浪潮。
政府顶不住压力,决心要整顿纱厂,郭大帅这边过了明路,郭子行立刻就带人查封了东洋纱厂,将各个受苦的女子送还原籍。
“一百二,一百二十一,一百二十三……不对,一百二十二,嘶~我数到哪里了?”桂英敲着脑袋,头疼不已。
她颇识几个字,被清如拉来充了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