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姚济全身心投入到招标工作中,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他频繁穿梭于各个科室,仔细比对投标公司的资质材料,反复斟酌招标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丝毫不敢懈怠。

    因为他心里明白,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工作任务,更是他在张扬面前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

    反正姚济咬定抱住张扬大腿了。

    就算现在张局长不能帮他解决级别问题,未来也可以,这叫长线投资。

    反正张局长还年轻。

    等到张局长成为市里领导时,他有可能接班农业局。

    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张局长什么时候能成为市里领导?

    不出十年,他有预感。

    好吧,要是张扬知晓这家伙想法一定会询问:“我都没把握,你哪里来的信心?”

    而张扬也没闲着,他时常翻阅着各类农业发展规划文件,同时密切关注着姚济负责的招标进展。

    时不时地,他会把姚济叫到办公室,询问工作中的难点,给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每次与张扬交流过后,姚济都如同拨云见日,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干劲也愈发十足。

    而那些曾经对张扬心存疑虑的副局长们,虽说依旧没有主动靠拢,但在工作上还算配合,只要张扬开口。

    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张扬的决策指手画脚,对于各项工作安排,都默默地执行着。

    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张扬暗自欣慰,看来收拾薛子轩是正确选择。

    倘若薛子轩知晓张扬此刻的想法,怕是得气得七窍生烟,恨不能将他生吞活剥,这算是成为张扬立威的垫脚石了?

    本来毕兴国还盘算着帮衬张扬,好让他尽快在农业局站稳脚跟,如今看来,完全是自己多虑了。

    瞧瞧人家这手段,根本无需旁人助力。

    “能在这般年纪就走到这一步,绝非仅凭运气啊!”  毕兴国感慨万千,不禁摇头叹息。

    别看张扬已然牢牢把控住农业局的大权,可对毕兴国依旧敬重有加,这一点,着实让毕兴国深感满意。

    张扬行事不骄不躁,沉稳得很,怪不得薛子轩不是他的对手。

    两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