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采言微微低下头去,用一种略带羞愧的语气轻声说道:“说来真是惭愧至极啊!想当初,采言我当日在那城门处毅然拔剑,本欲大显身手除妖捉鬼,然而就在那时,却突然听闻自己补中了解元之位。这一喜讯传来,我顿时心花怒放,喜不自禁,整个人都变得飘飘然起来,全然忘记了捉鬼这件大事,一心只想着赶紧奔赴试场……”
讲到此处,聂采言不禁回忆起试场那天的情形。只见他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张案桌之前,满心期待地等待着考官宣布开始作答。当听到那句“可以开始答题”时,他瞬间豪情满怀,胸有成竹地打开了那份神秘的试题。目光触及题目——《论官》,他心头一动,毫不犹豫地提起笔来,准备一展才华,奋笔疾书。
起初,他文思如泉涌,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有着无尽的话语要倾诉而出。他不停地写呀写呀,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奔腾不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写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开始加速,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前渐渐模糊,一阵头晕目眩袭来,手中的笔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力气仿佛在一点点流失。
因为就在此刻,他猛然惊觉,自己笔下所描述的那些最糟糕、最不得人心的为官之道,竟然与自己平日里的行为举止如出一辙。这一发现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他瞬间呆若木鸡,再也无法继续书写下去。无奈之下,他只得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合上双眼,试图摒除心中的杂念,让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可是,事与愿违,尽管他已经紧闭双眸,但脑海之中却不断浮现出襄城百姓们的身影。他仿佛能够看到他们一个个遭受恶鬼欺凌、残害的悲惨场景,那些痛苦的面容和无助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内心。想到这些,他越发觉得无地自容,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曾经的他,在追逐功名利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渐渐迷失了自我。心中的欲望不断膨胀,让他忘却了身为官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全然不顾襄城百姓的福祉。如此自私自利之人,怎能配得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呢?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与反思,他终于下定决心,要重回襄城,去解决那里潜藏着的鬼魅之事。当他再次踏上襄城这片土地时,没有丝毫犹豫,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