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世家门阀气势正盛。
提拔任用一些下品寒门,和刚刚主政的皇帝配合打压威胁到皇权的世家门阀。
先用一场清谈来开场。
这就是司马曜把他们召集到一起的目的。
助论阶段结束了。
结果也很明显。
一直沉默的王恭已经失败了。
作为皇帝的姻亲,他不敢反驳君权天授的理论。
否定皇帝受命于天,就是在挑衅皇权。
刚刚靠着和皇帝的联姻,控制住太原王氏的王恭不敢损害自己的利益。
就为了和下品寒士做口舌之争,来获得皇帝的垂青。
“好彩!”
王恭送上了祝贺,承认了失败。
王温立刻宣布了结果。
“助论毕,车大人得二番!”
在车胤的立论中,寒士们扳回一城。
坐在三席的范宁和王忱做好了抗辩的准备。
抗辩是多人清谈的最重要环节。
立论是陈述观点,助论是佐证观点。
和前面两个环节的各自议论不同。
抗辩是个互相提问、诘难的环节。
也是个可能会从唇枪舌战升级到拳脚相加的环节。
一方提问,四人皆可回答。
一方回答,四人皆可反驳。
考验的不仅是口才与学识,还有四人的默契。
说是清谈最精彩的部分也不为过。
以清誉名士,入朝为官的王忱,不担心上席的殷仲堪和王恭。
甚至坐在末席,那个昏聩无知的兄长,王国宝。
他担心他自己。
因为坐在他对面的人,是中书侍郎范宁。
他既是大儒范汪之子,也是自己的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