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玄璟渊眨了眨眼道:“天下命脉,系乎科举。今日参加会试之人,来日必定会有陛下的肱骨之臣,陛下今日约婉如赏雨听琴,倒不如随婉如来这贡院门口一趟,看看这些书生百态,看看谁将来能一步步走到您的面前,供您差遣。”
玄璟渊今日一身玄色龙袍,端然坐在车厢内,原本无甚表情的双眸,因她这几句鼓动,眼底顿时染上兴味和好奇。
仙女姐姐果然和记忆中的一样,知大义,明事理。
上一世,在摄政王府的后花园中,她也是这样安抚劝诫他的……
只是可惜。
上一世,仙女姐姐说的劝诫之言,他回去之后可以跟娘分享。
但这一世……他没有娘亲了。
贡院内。
钟磬声落尽后,肃穆又威严的声音响彻考场。
“收卷——”
收卷期间,不许言谈,不许动作,不许执笔,更不许左顾右盼。
云清川将双手从考卷上挪开,按在双膝之上,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正楷字迹,眼底的疲意一闪而过。
今年的试题,虽然生僻难涩,但也在四书五经六义的范围内,策论更是切国切民的时事评议,以方城为例,如何治理并防止各地的农病虫灾。
北方多蚜虫,尤以春季为最,南方生蝗虫,逢秋猖狂。
天下之本,务农为要。
他走南闯北多年,又出身贫寒农家,对虫灾治理有自己的几分见解,杂糅了历代农事官员的著作建议之后,鞭辟入里地分析阐论,按照朱子的文风调整格式,这三日忙的他连絮儿给他塞的干粮,都没有用几口。
如今到收卷时,才直觉头晕眼花。
收卷的考官快走到他身前时,一个纸团从一旁的考舍扔到他的面前。
他还以为自己是饿花眼了。
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前的纸团。
下一刻,那穿着漆红色官服的考官,面色难看地走到他面前,一手攥住那突然出现的纸团,一手捏在代表他考籍的木牌上。
“江北州黎川县玉渡镇清河村云清川,承德六年举子,农户,举保人王衡,史玉舟……”
官差面色铁青,冷笑一声,“江南文风清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