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当儿童稚嫩的声音,整齐的从一间很大的房间传出……
读的不是,很多儒家夫子熟知,却自己都不知道意思的子曰之流。
而是简单易懂的,朗朗上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陈献章感觉脸上一热,连他自以为为人解惑,教学四千余众的所谓师者,对比这种趣味,互动,清晰的教学方式,他感到无地自容。
高年级的青年,再不是绞尽脑汁,写着一篇篇枯燥无味的八股文,而是用着简单朴素的词语,以及一些奇怪的符号“,”,“。”等等,将文字隔开,让人浅显易懂。
经过张山风的解释,这些符号的意思,陈献章大为赞叹。
如果儒家经典,能加上这些符号,读书将简单很多。
那样,会有更多的人,读懂更多的古书!
他沉默了良久:“张公之才,犹在孔圣之上!”
陈献章不是腐儒!
这一点从他的主张,以及力求打破理学的封锁,就能看出。
他的主张“贵疑论”,强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这个主张,可以说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
他认为:“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陈献章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儒家不同:一、先静坐,后读书;二、多自学,少灌输;三、勤思考,取精义;四、重疑问,求真知;五、诗引教,哲入诗。
原本,他还在自鸣得意,感觉自己的方法好。
现在一对比,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他对学生勇于提出问题,非常的赞赏。
更加欣赏大明学校,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比之传统儒家夫子念经的教学方式,好了太多!
他知道:大明学校许多异常优秀的改变,已经在教学方面,将儒家踢出局外!
最多几十年,儒家会慢慢被蚕食,最后连渣都不剩!
大明儒家大学,很明显是张山风留给儒家,最后的位置!
陈献章躬身一拜,拱手道:“敢问您的主张是什么?”
理学的主张是格物致知,讲求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