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明报社潜在的收入,十分可观,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张山风宁可便宜朱佑樘,也不能便宜文官。
更重要的是,他有绝对的理由。
绝不能让大明报社,落入儒家这群文官手里!
先不说儒家有没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广为宣传,死灰复燃。
就说这帮傻冒,之乎者也的说上几千上万字,连标点符号都不用,酸的掉牙的文章。
那些广大,刚刚能写出自己名字的老百姓,能看得懂吗?
张山风冷着脸问向刘健:“如果刘公来创办报社,打算让百姓知道哪些事情?
宣扬一下,某某某状元,某某某榜眼探花,对朝廷大事的分析?
然后,自我感觉良好的,坐在家中赞颂一下好文采?
最后,不顾百姓们看不懂,甚至说讥讽百姓愚昧、无知吗?
还是说,会搞一些成群的诗会,文会。
把某某才子跟某某花魁的风流韵事,当作重点,广而告之?
又或者,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就傻乎乎的告诉百姓,我们要忠君报国?
我们要歌颂陛下?
我们不能造反之类的吗?”
刘健想了想,似乎、的确、好像,还真就是这些东西。
于是,他理所当然的回答:“当然应当如此!
宣扬状元榜眼探花的文采,是让天下读书人明白,他们与文魁的差距。
这样可以勉励天下学子,更加刻苦学习!
诗会,文会,乃是名流青史的佳作,频频出现之地。
当然需要让天下人,都能品鉴一二。
不过!
荒唐的苟且之事,登不得大雅之堂,切不可提。
免得天下学子,不务正业的夜宿柳巷!
至于,告知百姓,安抚黎民,乃朝廷本分。
此乃该为之事!
亦是我等分内之事!
借报社之助,效果自然更佳,此利器也!”
张山风暴喝一声:“扯淡!
刘公如此一说,大明报社,更加不能交给朝廷!
还是交给内帑,由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