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文人士子,十万白银,管三个月,每人每天只有十文钱的食宿费!
这是妥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饿其体肤啊!
说真的,连张山风都看不下去了。
这帮文官,剥削起来,比之他们眼中的,大疯哥这种大反派都狠!
果然,户部的话刚说完,立马就有人反对。
礼部侍郎张升就出面了:“陛下,此举不妥!
居京城,不大易,而今已非前朝,物价飞涨。
十文钱在京城,恐怕连馒头都吃不上,大概只能每顿两碗稀粥。
朝廷如此做法,学子连温饱都顾不上,读书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购买笔墨纸砚了!”
随即,张升语气不善的怒怼周经:“周尚书以前朝之物价,接济今朝之学子,实属怠慢读书人。
难道就不怕,你们也成为下一个,被学子讨伐的对象吗?”
麻麻批,这么抠!
回头那帮读书人活不下去了,再写几首诗词,编几部小说,排成戏曲,去你家门口唱大戏。
骂不死你,也恶心死你!
周经脸一黑,原本还想反驳一下。
但是,转念一想谢迁的惨状,周经咳嗽了一下:“本官考虑不周,十文的确少了点。
这样吧,每人每天十五文,户部拿出十五万两,诸位以为如何?”
工部侍郎曾鉴则语气淡然,慢悠悠道:“最近几年,朝廷商税收了不少,我等分润都不低。
户部每年盈余颇多,粗略一算,每年多出数百万之巨。
天下学子汇聚京师,乃文宗大兴之兆,理当大力支持。
以文会友,共襄盛举,旷古从未有过,朝廷不应当在些许钱财上,扣扣搜搜!
周尚书没必要抠抠搜搜的,每人每天四十文,户部拨款四十万两,又不是什么难事!”
周经差点一鞋底砸过去,不当家的人,嘴上都富有。
只有户部自己知道,看似巨富的国库,其实经不起折腾。
大明今天旱涝出天灾,明天边境告急闹人祸。
这些动辄百万白银,费钱。
对内要发放俸禄,修葺祭祀,对外要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