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然换了一个人。
再联想到如今张山风的处境,朱佑樘如果还想不通其中关键,那他凭什么统御百官,剑指万古一帝?
所以,在不可能给出实权的前提下,荣誉要多少给多少,要多高给多高!
从地上站起,张山风立于朱佑樘身侧。
兄弟二人默契的什么也没有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是!
你们哥俩好,有人不干了!
这等于朱佑樘坐实了,张山风权臣的地位!
他不再是那个类似汪直、王振这种权倾一时的太监,那种尴尬地位了。
这是在虚职转荣誉!
此举在官场没有实际意义,张山风依旧吩咐不了文官,依旧指挥不动武将。
然而,民间呢?
这一波操作下来,张山风在民间的威望爆表了!
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听上去就牛p轰轰。
任何一项,丢到民间,茶余饭后,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还不以为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用想也知道,一旦确定此封赏,再用大明报社宣传一下,请一些枪手装裱一下……
以后,老百姓心里,别说于少保,就是徐达,李善长等开国元勋,都要靠边站!
所以,没有文武愿意看到这一幕。
“陛下,不可!”
“陛下,此事当慎重!”
“请陛下收回成命!”
“……”
此起彼伏的阻挠声,不绝于耳。
其实,文官心里早就知道,朱佑樘肯定不会遵循先帝遗诏,早晚会给张山风封官。
要是搞个都御史,或者挂个六部尚书的虚衔,甚至到内阁挂个号,大家争一争,拖个几年,再让张山风放点血,也就捏着鼻子忍了。
再不行,您老人家让他去塞外溜一圈,再去打一顿鞑靼,这军功不就来了,封个伯,弄个公侯啥的,也不是不能商量。
但是!
没有人想到,陛下不仅封了官,还都是上柱国,光禄大夫这种极品!
虽然还是虚的,没啥实际意义,却还顺带赏了为人臣者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