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毕业,该上四年级的三姑,却非吵着想要跳级上五年级。
因为班里有个同学,每次考试,他和三姑俩人,不是你第一就是我第一的,还是都是落了其他同学一大截,俩人在学习上争得不亦乐乎。
那个同学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没时间照顾他,他住在姑姑家,才在我们村里上学。听说今年他父母都调回了县里工作,他也就跟他父母一起,回了县城上学。三姑觉得那个同学走了,学习上没了挣头,上学没意思了,就把自己跳级的心思说给了大伯。
大伯知道三姑的小骄傲,在班里,除了那个转走的同学能和她争争,她没有把其他同学放在心上。大伯想挫挫三姑的锐气,让她明白学无止境,不可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就说你在咱班里,能考个第一第二不算啥本事,厉害的学生跳一级也能跟上课才算厉害。大伯本来就是想激励三姑一下,让她脚踏实地地去学习,没想到三姑直接去找校长,告诉校长自己想跳级去上五年级。
大伯告诉三姑要跳级,爷爷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好好的上个学,没听见说还能跳着上的。那时候小学五年制,三姑六岁上学,要是再跳一级,十岁就得上初中。要是上初中了,每天得跑到七八里地外的公社去上学,下午放学还得再跑回来。爷爷奶奶考虑到三姑太小,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恐怕身体吃不消。要是直接拒绝三姑的跳级要求,三姑不知道要闹腾几天,才能消停了。
为了能让三姑歇了跳级的心思,跳级考试的题目,是大伯出了给校长的,对三姑说是四年级的老师出的基本题目。毫无意外,三姑两门课都没有考及格,尤其是她擅长的数学,才考了48分。跳级的想法毫无意外的泡汤,三姑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窝在家里守着自己的书本看了好几天。
就在这时,家里接连来了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张是刚高中毕业的大姑的,高中毕业顺利考取省城的师范学院,另一张,是偷偷参加了两年高考的大伯的。
原来,顾老师在回城后,通过高考考上了大学,就鼓励我大伯也考考试一试。怕考不上被村里人笑话,除了我爷爷,大伯谁都没有说。大伯去年夏天高考,离录取分数线差了十来分,铩羽而归。爷爷说:咱啥虫凿啥木头,你这样好好的当个老师也不赖,别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