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才不管什么风俗不风俗,只要手里有钱,看到喜欢的东西不买,晚上觉都睡不着。
正月里不出钱,大年初一更忌讳往外出钱,因着村里人的忌讳,大年初一我们家代销店没开门。一是碍于村里人的忌讳,我们家代销店不开门,让村里那些害怕自己家孩子们偷偷来代销店花钱的人放心。二来从腊月十八开业到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都在忙碌,大年初一不开门,让家里人都好好休息一下。
初一上午拜完年后,大伯去了张家二婶子家,中午吃饭也没有回来。二姑和我爹,吃了五更的饺子,都去找同学玩了。
三姑更不用说了,从代销店开张,她不是在卖货,就是在进货,因为再有半年就要考初中,抽空了还要看书学习,一天也没有出去玩过。
每次有同学来找她,她不是不在家,就是忙的话都顾不上说。奶奶向三姑的同学承诺,过了年就让三姑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初一早上,还没有吃完饭,就有同学来找她出去玩。三姑快速的吃完碗里的饺子,抓了几把瓜子儿和同学出去了。
大姑因为上学,从小就不大串门,只有别人来找的时候,才出去玩会儿。今年村里和大姑一般大的闺女,大部分都出嫁了,没有人来找她。她无处串门,在家里除了看书,就是和奶奶老奶奶打牌解闷儿。
从太爷爷开始,我们家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正月初一到初三这三天,女人不下厨房。用家里人的话说,过年老骡子老马还歇三天,何况是人。所以三十晚上奶奶包好饺子了,正月初一早上的饺子都是爷爷起来煮的,中午饭也是爷爷做的。
爷爷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不吸烟,不喝酒,只会干活儿。正月里别的人拉酒场,喝多了在街里打架撒酒疯,爷爷从来不参与。吃了饭没事儿,兜里揣盒烟去大街上转悠,遇到人给发支烟,和同样不喜欢拉酒场的人说说今年的收成。
奶奶平时干活习惯了,她和老奶奶一样,也都不喜欢串门。初一爷爷做饭,她也乐的清闲,上午出去给村里的长辈拜过年后,吃了中午饭和大姑在奶奶屋里打牌。
刚打了一圈,听到代销店朝着大街上的门,被敲得咣咣响。按村里的习俗说法,正月初一要是关大门,打场扬场的时候没有风。所以初一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