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和陈强就赶到了镇上的民俗博物馆。王馆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把我们介绍给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赵老师。赵老师是一位退休的文化学者,对我们村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
“你们想了解村里的老物件?”赵老师推了推眼镜,笑着说,“我这里倒是收藏了一些,不过数量不多,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们的忙。”
说着,赵老师带我们来到他的书房,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收藏: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几件锈迹斑斑的老农具……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时光。
我和陈强如获至宝,认真地听着赵老师的讲解,并将这些珍贵的资料记录下来。
“谢谢您,赵老师,这些资料对我们太重要了!”我激动地说。
“是啊,谢谢您!”陈强也感激地说。
“不用谢,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赵老师摆摆手,“希望你们能把村里的文化传承下去。”
从赵老师家出来,我和陈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我们意识到,要想真正做好文化项目,仅仅依靠这些资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得计算一下,这个项目到底需要多少钱?”陈强突然说。
我点点头,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列出各项支出:场地租赁费、设备购置费、人员工资、宣传推广费……
“按照我们的初步设想,前期至少需要投入二十万。”我看着笔记本上的数字,眉头紧锁。
“二十万……”陈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多!我们哪来这么多钱?”
我的心也沉了下去。我们现在的积蓄加起来也不过五万块钱,离二十万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要不,我们试试向银行贷款?”我犹豫着说。
“贷款?”陈强摇摇头,“我们既没有抵押物,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银行怎么可能贷款给我们?”
我沉默了。陈强说得没错,贷款这条路,对我们来说几乎是行不通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我无力地问道。
就在这时,王馆长的电话打了进来……
电话那头,王馆长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佳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