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 > 第4章 苦楝皮利水肿杀虫等等(1/4)
    苦楝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下品。

    一、描述

    苦楝皮为楝科植物楝树的干燥树皮及根皮。其呈不规则板片状或槽状,长宽不一,厚约3 - 7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及点状皮孔,常以层状剥落。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状。气微,味苦。

    二、归经

    苦楝皮归肝、脾、胃经。《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记载:“苦楝皮入肝、脾、胃三经。”其苦寒有毒,能杀虫疗癣,为驱蛔、杀蛲虫之良药。

    三、产地与分布

    苦楝皮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为苦栋皮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四、形态与特征

    楝树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以上。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粗壮,有叶痕。叶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钝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紫色,芳香。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熟时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

    五、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用法

    1 内服:可煎汤、入丸、散或研末。如《证治准绳》中的“楝根散”,苦栋皮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蛔虫病。

    2 外用:煎汤洗或研末调敷。如用苦楝皮煎汤外洗,可治疗疥癣、湿疹等。

    (二)注意事项

    1 用量:苦苦楝有毒,一般用量为3 - 6克。外用适量。

    2 禁忌: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忌服。《本草纲目》中提到:“苦楝皮苦寒有毒,脾胃虚寒者忌之。”

    3 不宜久服:长期服用可能会损伤肝脏及脾胃功能。

    六、功效与作用

    (一)杀虫

    苦楝皮对蛔虫、蛲虫、钩虫等多种寄生虫有驱杀作用。其所含的川楝素能麻痹虫体,使虫体不能附着于肠壁而随粪便排出。《伤寒论》中“苦楝根汤”,以苦楝皮为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