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名与各地叫法
积雪草的各地别称包括:铁灯盏、大金钱草、马蹄草、雷公根、地钱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落得打、地棠草、大马蹄草、土细辛、崩大碗、蚶壳草、含壳草、乞食草、马脚迹、芽黄草、草如意。
在广东、广西等地,人们称它为“崩大碗”,因其叶片形状酷似打破的碗而得名,形象生动。在云南,它被唤作“马蹄草”,源于叶片仿若马蹄的独特轮廓。在四川,“雷公根”这一别名流传甚广,传说与雷公有关,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此外,还有“蚶壳草”“铜钱草”等叫法,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积雪草的形态特征 。
二、形态与特征
积雪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茎细长,匍匐生长,节上生根,就像在地面上编织了一张绿色的网。其叶片通常呈圆形或肾形,直径1 - 4厘米,边缘有钝锯齿,质地较薄,表面光滑,颜色翠绿,宛如小巧的翡翠。叶柄细长,长15 - 27厘米,撑起叶片,使其在风中摇曳生姿 。伞形花序腋生,花朵小巧,淡紫红色,花瓣卵形,花柱较短。果实扁球形,两侧压扁,分果爿具明显的主棱和次棱,表面有网状皱纹 。
三、药用部分
积雪草的药用部分为其干燥全草。夏季、秋季采收为佳,采后洗净泥沙,去除杂质,晒干或鲜用均可。全草入药,能完整保留其多种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确保药效的全面发挥。
四、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积雪草性寒凉,味苦、辛,能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邪。对于湿热蕴结导致的黄疸、痢疾、小便不利等病症有显着疗效。在湿热天气中,人们易受湿邪侵袭,出现小便短赤、身体困重等症状,积雪草可通过清热利湿,帮助身体恢复清爽 。
解毒消肿:它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能化解多种热毒。无论是热毒引起的痈肿疮毒,还是毒蛇咬伤后的中毒症状,积雪草都能发挥作用。它可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减轻红肿热痛,加速伤口愈合 。
活血止血:积雪草能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又有一定的止血功效。对于跌打损伤导致的瘀血肿痛,它可活血化瘀,减轻疼痛;对于外伤出血,能起到止血作用,促进伤口的修复 。
利湿退黄: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