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非常好奇,一个个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李文贵看到他们都在看着自己,便接着往下说道:“我目前的想法是,这个格物学奖励金是一年评选一次,被评上的文章,可以获得奖励,一万两起,上不封顶。”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就听到这房间里响起了一片吸凉气的声音。
一篇文章就能奖励一万两以上,这是什么样的文章?
他们能在编辑部拜李文贵为师,选择写故事,就已经是写书里面最高收入的人了。这一篇文章要能得一万两银子以上,那岂不是比他们天天埋头写故事还要赚钱?
一时之间,有不少人都心动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徐谓和吴承恩的写作天赋,其他人的连载书收入,至少要打个对折。
“我先写了一篇范文,至少我认为,如果有人写出类似我这样文章的,大概就能获奖的了。”
李文贵说到这里,从书桌上拿起他的稿子,晃了晃之后说道:“你们可以看看,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给我说说。”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恨不得第一时间能看到他的这篇文章。
不过徐谓是大师兄,也是坐在离李文贵最近的座位。
因此,他站了起来,过去恭敬地接过文章,回到座位先读了起来。
其他人都是好奇,哪怕他们其实什么都看不到,都是伸着脖子想看看。
徐谓看完之后,有点目瞪口呆的感觉,立刻又迅速看了一遍,一直到身后的人低声催了,他才有点不舍地递了过去,然后他自己则看向李文贵,带着惊讶问道:“恩师就是如此想法,才想出了那蜂窝煤?”
还没轮到看得那些人,听到他的话,顿时就震惊了。
那个蜂窝煤的买卖,可也是非常赚钱的。恩师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们非常好奇,很想看看恩师是怎么想出蜂窝煤来的。万一看了恩师的思路之后,他们不小心,也能想出一个非常赚钱的买卖呢?
李文贵这边,其实早就料到,他们会有如此一问,便淡淡地点头回答道:“没错,就是如此想到的。说穿了,其实也简单,就看你有没有去想了。”
徐谓听到这话,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李文贵深深作揖道:“学生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