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241章 模仿(2/3)
斗流派,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再加上其他十来个人也还不错,其中裕王府有四个,多少已经能撑起书社的内容了。

    最为关键的是,他实在没时间。

    穿越之前,每天牛马的生活;穿越之后,还是每天牛马的生活,那不是白穿越了么?

    书社的分社方面,倒是不用李文贵操心了。在海瑞收拾了魏国公那边的人之后,南京分社就很顺利地开起来了。有了这个例子在,江南那边其他分社也开得很顺利,有陈景行在操心,就已经足够了。

    李文贵的心思,大都花在钱庄这边。京师的钱庄,在经过几个月的营业之后,问题已经不大。因此,接下来的一个关键事情,就是要开南京的钱庄,这就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他操心了。

    如果只是小打小闹的钱庄开局的话,有书社的资金为依托,倒也不是难事。但是,京师钱庄的增资扩股,太受欢迎,以至于募集到了上千万两的银子。

    有这个例子在,南京那边的钱庄,规模肯定不能小了。首先一点,就是要在南京发行钱庄股份,凑集资金。

    在此之前,还要调查南来北往商人的资金情况。因为去南京开钱庄的一个盈利点,就是异地取款业务。

    南京和京师是大明朝最繁华的两个地方,存在不少商业往来。如果对南京和京师的商人来说,先在本地存了银子,只凭一张票据,就可以去另外一地把钱取出来,这不知道会有多方便,多安全。因此,就算收他们一些手续费,也是很情愿的。这一点,就是钱庄的新盈利点。

    因此,需要了解南来北往资金的多少,从而决定手续费。

    比如说,大部分商人都是存京师钱庄,再去南京钱庄取钱的话,那钱庄收取费用,就要高一些,以平衡两边钱庄的本金压力。

    另外,也要做一些其他布局,以缓解南京钱庄的银子在长期之后可能会被取空的困境。

    这种很有前瞻性的事情,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经验,但李文贵是知道的,因此,只能他来操心这个事情。

    还有,京师可以说是他的主场,但是,南京就是他的客场了。在南京那边开钱庄,遇到的困难,肯定会比在京师更大,也会比开书社更大。

    毕竟钱庄的存在,是阻碍了南京那边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