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299章 峰回路转(1/3)
    金陵,本来是大明朝的京师,朱棣的迁都,让金陵成了很大的遗憾。

    这里地处最为繁华的江南地带,又有长江水运的便利,可以说,王朝帝都在这里的话,大明百姓的负担都会轻一点。

    不管如何,任何一个国家的帝都,都是全国的中心,需要各地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物资。

    为此,明朝在北方的都城,就需要维护京杭大运河来输血;北宋时候也是,定都开封,也需要挖掘运河来保证开封的物资供应。

    当李文贵渡过长江,跨上燕子矶码头,看着人山人海的南京城内外时,他心中就有了这个思考。

    如果朱棣,没有把都城迁回老巢的话,那会对明朝,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南京也真得是繁华,虽然不是帝都,但是热闹程度,真不亚于京师。甚至可以说,扑面而来的商业信息,都比京师那边要浓厚。

    就连街上最普通的那些百姓,他们身上的补丁,都要比他在京师看到的要少。

    看着眼前的这些,李文贵感觉,他在这里把买卖做起来的话,怕是会比京师那边更容易赚钱!

    欣赏了一会燕子矶码头的热闹,等随从全都上岸之后,一行人便前去大明文娱股份书社在南京的分社落脚。

    坐镇南京这边的是陈昌言和原来通州书铺的钱掌柜,他们自然是事先收到书信,知道李文贵要来南京的事情。

    因此,当李文贵一行人刚在门口报出身份时,他们两人便立刻迎了出来。

    李文贵在南京这边的落脚点,早已买好了的,这个钱,是陈昌言私人出的,一座豪华的江南大宅子,带江南林园的那种。

    李文贵的到来,自然是书社所有人的头等大事,所有人几乎都围绕着李文贵忙了起来。汇报江南经营的情况,介绍南京当下的局势等等。

    与此同时,在南京最好的地段,占地面积最大的宅子内,有个五十来岁的人,正在听手下人说李文贵的情况。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当代魏国公徐鹏举。据说徐鹏举的父亲徐奎璧梦见宋朝的岳飞对他说,岳飞将投胎到他家,享受几十年的富贵。因此,徐鹏举出生后,他爹以岳飞的字“鹏举”为他命名。

    徐鹏举在正德十六年开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