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不用交税,也就没有隐匿的理由了。自身利益决定言行,对他们而言,继续隐匿,反而更多的是不方便。”
张居正听得微微点头,却没想到,高拱听到他这话之后,忽然发问道:“利益决定言行,那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这个话,张居正是绝对问不出来的,自己得了好处,还问这个,就有点不近情理了。
可是,不近情理的事情,高拱做得,多了去了。性格使然,又怎么会在意这一件?
李文贵被他问得一愣,回过神来之后,却也不生气,只是淡然地回答道:“因为是我姐夫来问我,我当然是要帮我姐夫的忙了!”
隆庆帝一听这话,脸上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不过李文贵的话还没说完,就听他继续接着说道:“另外,把更多的隐匿人口找出来,对我也是有好处的。以后的买卖,会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还有,识字的人越多,回头做买卖时候雇佣的人就越好用。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好用的人手。”
张居正听了,连忙打圆场道:“文贵和朝廷的目标一致,算是一举两得之事也!”
高拱听了之后,并没有继续追问,似乎问过之后就和他没事情了,只是在低头沉思,想着事情。
隆庆帝看看他们,打个哈哈,正准备站起来溜了时,忽然就听到高拱抬头,看向李文贵说道:“你刚才所说,确实能解决人口隐匿之事,不过如此一来,有田地的那些人,却是要多收税了。”
“做买卖,能赚大钱,如果没有田地,就不用交税,对他们有些不公了!”
他指的的是人头税,都让有田地的人交了,哪怕做买卖赚大钱的商人,却也少了人头税。
从这点上来说,高拱想得确实有道理。
在原本的历史上,雍正实施摊丁入亩时,商业还不发达;而如今,在李文贵的蝴蝶效应之下,大规模的商业蓬勃而起,必然也是有人盯着的。
明朝初期主要的人头税称为“丁税”或“丁银”,是基于人口数量,特别是成年男子(丁)来征收的赋税。一般来说,16岁至60岁的男子为成丁,需承担丁役和丁税。
这个主要是以实物和力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