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二年的下半年,全国都是非常热闹。
而这个热闹,也同样反馈回了李文贵这边。
虽然说,李文贵的蒸汽机作坊中,还在为两年内实现蒸汽火车的运行而忙碌,到年底的时候,离实现的目标还有些远,但是,他的蒸汽机,不算完整火车头的蒸汽机,却是已经打造出来了。
这么一来,自家蒸汽机作坊中的动力系统,都可以改用动力更加稳定的蒸汽机动力,甚至玻璃作坊,水泥作坊,煤矿,炼铁作坊等等,都有对稳定蒸汽机动力的需求,使得蒸汽机的订单,根本就来不及做,迫使李文贵不得不扩大蒸汽机作坊的规模。
甚至到了后来,蒸汽机作坊不得不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匠人,继续打造蒸汽火车头和根据李文贵的指示,研究火车的其他部件,包括铁轨等等;
而另外大部分匠人,则投入了普通蒸汽机的生产。做好一台交付一台,就赚一台的钱,然后又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更多的蒸汽机。
蒸汽机可以用在矿井中抽水,拉煤,又极大地提高了煤矿、铁矿等矿产开采。
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可以稳定地给各种炉子鼓风,运输等等,又极大地提高了钢铁生产的效率。
蒸汽机在这些地方的有轨试验,又给这个时代的匠人丰富了铁轨运行的经验。
完全可以说,原本只是散步式的推进模式,在一道自强诏书之下,整个社会的体系,开始大踏步,甚至可以说小跑着前进了。
等到隆庆二年年底进行总结的时候,朝堂上下,全都非常意外,也都喜笑颜开。
对于高拱为首的内阁来说,“考成法”的实施,内阁的权力得到了极大地加强,颁布了要做得事情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全都有监督实施,基本上,要做得事情,都能让地方上做起来,和以往相比,执行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当然,“考成法”其实也不是万能的,崇祯年间就重新启用过“考成法”,但是崇祯皇帝急功近利,或者说迫于无奈,一件原本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事情,就要地方官半个月完成,这又怎么可能完成得了?
因此,崇祯年间虽然重新启用了“考成法”,却对国事的败坏,依旧是无能为力。
而在这隆庆朝,不管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