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涛起微澜 > 第143章 锻刀(1/5)
    “我有点听不懂,能展开讲讲吗?”

    “这么说吧,整个北冀省就是以实业特别是重工业立足的,常石作为省会又尤其如此。

    咱们只知道‘大爹’控制着全市所有的高端娱乐场所、非公制的停车场、买卖建材这些生意,但实际上他是靠干实业起家的。

    就说建材吧,他可不是倒买倒卖的二道贩子,而是生产源头,光水泥厂和沙场便有五家,全北冀最赚钱的十家民营钢铁厂,‘大爹’自己独占了三家,其中最好的一家就在西郊偏北的平岭县,光正式职工便有多人。

    我爸妈在唐峰的国有钢厂工作,经常给我讲起和常石同行竞争的事,而民营产出的钢材在性价比上优势很大,主要得益于成本低更低,那成本能降下来,和先进高效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

    那实业家和什么人是死敌你知道吗?”

    王娅迪茫然的摇摇头,道:

    “不知道。”

    “和银行家。”

    “为什么?”

    “因为强大的实业和银行业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再大点甚至都不能在同一个国家并存。

    两边会为了发展争夺社会资源,像政策的倾斜、对经济的影响、对人才的吸纳等等等等。

    举个例子,美国和英国都是金融极为发达的,但它们的制造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心化,这和银行领域的过度膨胀有直接关系。

    相反德国、日本、法国这些不以金融做立国之本的国家,在制造业方面仍保持着很强的底蕴。

    嗯——这么说还是太宏观了,那再举个例子吧:香港在李诚宏崛起成首富之前,是李京基的时代,而李京基当时便是驰名亚洲的实业大亨,旗下涵盖的领域有玻璃、电缆、高端游艇等方面的制造。

    李诚宏则是靠地产发家的,而地产属于金融活动的一种,和银行的关系更是密切。

    随着李诚宏压倒李京基成为新的领头羊,香港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一个轻工业发达的城市转成了虚拟经济作为支柱的‘金融港’。

    这个过程中,李京基正是那个被打败的失败者,虽然后来也不赖,但那是也开始玩这一套才换来的,相当于‘打不过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