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以来,人民的权力随着时代推移逐渐壮大,而君主制的地位则在不断削弱。尽管目前君主制仍比共和制占据优势,但再过半个世纪恐怕情势就会逆转了。”
“呵呵,威廉那个孩子,总说我是‘自由主义者’,但却把‘共和主义者’带进了宫廷。”
嗯,这或许是因为我亲眼见证过21世纪的历史。
不过,要是汉斯在这里直接赞同她的话,日后可能会引来麻烦,所以现在还要稍作修正。
“我并不觉得君主制是多余的,君主制和民主制可以共存,就像您的母国英国那样,而这也许是未来君主制生存下去的唯一道路吧。”
事实上,经历20世纪的剧变后,能够存续至现代的君主制国家几乎都是君主立宪制。
至于在21世纪仍维持专制君主制的国家,也就像沙特阿拉伯这样屈指可数的阿拉伯国家了。
无论如何,这已经不是什么普遍的现象。
“我的丈夫当年也和你说过一样的话。”
“您指的是已故的腓特烈三世陛下吧。”
维多利亚皇太后露出了苦涩的微笑,似乎仍然难以忘怀那位先一步离去的丈夫。
和贤妻良母的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皇太后一样,腓特烈三世也更倾向于自由主义,对德国特有的军国主义心怀反感,因此与保守的父亲威廉一世以及容克阶级屡有摩擦。
因此也有人认为,如果腓特烈三世的统治时间足够长,德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许就不会发生。
当然,关于这一点,也有不少反对意见。
特别是关于腓特烈三世是否真的梦想建立一个自由主义的德意志帝国,在21世纪依然存在诸多争议。
然而,腓特烈三世是否真的能改变德国,最终没有人知道。
因为腓特烈三世在即位仅三个月后,即1888年6月15日,便因喉癌去世了。
而继位的,是与父亲截然不同,对自由主义深恶痛绝的威廉二世。
“三皇之年”。
1888年,先后更替的三位皇帝——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无疑是决定日后德意志帝国命运的关键年份。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