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波斯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入除帝国以外的他人之手。
不过,波斯立宪派虽然是依靠英国的力量发动内战,才击败穆罕默德·阿里·沙成功掌权,但它们仍然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奥斯曼帝国。
而受到奥斯曼帝国中逊尼派(ahs-sunnah waāl-aāah)势力威胁的什叶派(shiatuali)伊玛目们(教长、领袖 iā),也纷纷响应。
“波斯人似乎比预想中更加积极参战。”
“呵呵,对我们英国来说,这可再好不过了。”
就这样,原本还在苦思如何守住波斯的英国,意外地收获了这从天而降的幸运局势。
“可恶的波斯佬,竟然甘愿沦为英国的奴隶,还敢如此碍事!”
而正亲率大军进攻波斯的伊斯梅尔·恩维尔,听闻战局发展,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然而,即便苏丹有所反对,政府已然为陷落做好准备,甚至提前从君士坦丁堡迁往安纳托利亚(anatolia),如今已断无回头之路。
既然已拔剑,那就必须砍下点什么。
于是,自萨法维王朝(dudān-e safavi)时代以来,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再度举国动员,兵戎相见。
“全体立正!向卡多尔纳总司令敬礼!”
与此同时,意大利也已整装待发,即将与宿敌奥匈帝国展开决战。
1913年11月25日。
意大利王国军队集结于直辖领地的的里雅斯特(trieste),以及通往维也纳的门户——伊松佐(inzo)河畔。
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此刻意大利士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满战斗激情。
率领他们的意大利总参谋长兼总司令路易吉·卡多尔纳(igi cadorna)也满意地捻着自己的胡须,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光荣的意大利士兵们!终于到了夺回意大利人梦寐以求的正当领土的时刻!”
卡多尔纳环视着自己的士兵,眼中闪烁着自豪之光,随即以自信满满的语调开始演讲。
“今日,我们将解放那些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