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群英录 > 第21章 少年天才 丁相公少年成才 穷奢极欲 丁家府豪门盛宴(2/5)
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道:“今天孙奭和鲁宗道两个人又开始对天书之事说三道四了。”

    窦氏呵呵一笑说:“这么多年了,你们因为这祥瑞之事,争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却也很少见你如此高兴,想必今天又是大胜而归吧!”

    丁谓得意的笑着说:“哼!那是必然啊。和老夫为敌,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窦氏见丁谓得意的样子,摇了摇头说:“相公,岂不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我还是劝你还是稍微收敛一些!少搞一些神啊鬼啊之类的事情。纸包不住火,早晚都会有真相大白的那天。本来这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可不是长久之计啊!若有朝一日暴露了,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丁谓不屑一顾的说:“老夫,岂能不知这神神鬼鬼都当不得真,但老夫既然来这人世间走了一遭,若不能登顶丞相之位,我岂能甘心?”

    “相公何意?奴家愚笨,不太懂你的意思!”

    “老夫出身寒微,蒙先帝隆恩,淳化三年(992年)就通过科举,做了进士,任大理评事,通判饶州。老夫入仕不过十余载,现如今老夫已经是户部侍郎,任参知政事(副相)。总览大宋财政大权,掌管租赋及盐铁专卖事务,这样的升官速度,虽然比不上寇准,但也算的上是大宋朝独一档的存在。”

    “相公的升迁速度的确是快!十几年走完了别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哈哈哈,那你可知道为何,你的相公升迁能如此之快?”

    “那自然是相公博学多才,有真才实干的缘故。”

    丁谓听完窦氏的话,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你只回答了一半!想当年,老夫刻苦攻读,少年文章就已经名声在外。

    恩师王禹偁曾赠诗说‘三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老夫虽然文采超群,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我以为是我政绩不足,踏入仕途之后,我励精图治,拼命的工作。在夔州(今天的重庆)解决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矛盾,安定民生,发展经济。后来承蒙恩师寇准提拔,出任三司,不作为的官员将那案件堆积的像小山一样高。老夫只好加班加点的玩命工作,历经数月才处理完挤压的案件。

    景德四年,澶